巧用信息技术 共筑教育新篇丨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到我校开展教育数字帮扶暨信息化教学送教交流活动
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到我校开展教育数字帮扶暨信息化教学送教交流活动
巧用信息技术 共筑教育新篇
交流活动
为实现不同地区教师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借鉴,提升我校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专业素养,11月12日,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到我校开展教育数字帮扶暨信息化教学送教活动。本次活动由百色市电化教育与教学仪器站组织,我校教务处及教师发展中心承办。
活动伊始,我校李良刚校长、唐运团副校长、谢松副校长、教务处韦升主任及相关学科备课组长到校门口迎接了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的领导专家,并带领专家组一行参观校园。从充满文化气息的教学楼走廊,再到充满活力的操场,每一处都展现出我校独特的教育氛围和校园文化。李良刚校长详细地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发展情况,双方边走边交流,对学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01.名师精彩授课,知识与科技交融
在参观完校园后,活动正式进入核心环节。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的优秀教师为我们展示了精彩绝伦的信息化教学示范课。他们利用前沿的数字工具,将知识以更生动、更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课堂互动频繁,学生们热情高涨。这些示范课就犹如灯塔,为我校教师的教学实践指明了新方向。
深圳大学附属中学陈琳地理课:
《海陆的变迁》
在陈琳老师的地理课堂《海陆的变迁》中,课堂亮点频现。她从广西百色发现鱼龙化石切入,引出百色“沧海桑田”变化,挖掘乡土地理,激发学生兴趣,让地理贴近生活。利用 AI 信息技术,使学生能与魏格纳跨时空对话,活跃氛围,为课堂注入奇妙活力。以小组活动形式让学生演示板块运动产生的现象和事物,培养地理实践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同时,借助希沃白板授课工具完成了随堂检测,快速检验了学习成果。让学生在趣味和实践中畅游了地理知识海洋。
深圳市坪山区外国语文源学校谢子扬信息技术课:《互联网影响新体验》
谢子扬老师的《互联网影响新体验》课程,内容丰富而有序,涵盖面广。课堂活动中,小组合作模式大放异彩,学生们借助与人工智能对话的方式,深入探究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影响,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同时,课程的操作指引极为详细,教学平台多种多样,引导学生拓宽了学习的边界。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此次“互联网+”的学习体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让学生在感受互联网魅力的同时,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厚土之中。
红岭中学(集团)深康部赵丹
生物课:《细菌》
赵丹老师的冀少版八年级上册《细菌》课内容扎实,生动有趣。她系统阐述细菌的发现、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方式,为学生搭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课程亮点熠熠生辉。赵老师以生活情境为引,从常见现象出发,激发学生好奇心,驱动自主探究,培养科学思维。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成为主角,展现出良好的学习风貌。同时,3D模型等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微观细菌可视化,展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深圳市高级中学东校区张施灵数学课:《圆中的角的转化策略》
当日下午,张施灵老师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初中数学课程——《圆中的角的转化策略》。张老师精通几何画板软件,通过拖动动点,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并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观察图形,通过头脑风暴回顾已学知识。一节课下来,学生参与度极高,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解题能力,还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02双方深度研讨,思维碰撞有成效
在交流环节中,双方就课程内容及教育信息化的学校发展战略展开深入探讨。深圳的专家们倾囊相授,分享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宝贵经验和前沿理念,为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向指引,引导我们在教育数字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此次活动,是教育智慧的传递,是优质资源的共享,更是教育情怀的交融。我们深信,在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的大力帮扶下,我校的信息化教学将蓬勃发展,为学生们创造更加优质、高效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共同期待教育之花在数字阳光的照耀下,绽放得更为绚烂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