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高中课改

响应政策,西附先行 | 西大附中劳动课程提上日程

近日,

教育部发布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要求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同时为了落实“双减”政策,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下面,我们先来看两个关键名词:

什么是“劳动课程”?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劳动课程有哪些内容?     

       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
  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
  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1671545712190947.jpg

对新方案的这一变化,

不少70后80后网友直呼:

多年前的劳动课,如今又回来啦!

那么,新一代的00后们,

又是如何对待这一新方案的呢?


这一次,

我校“一不小心”就走在了“时代前列”,

早在政策还没颁布的4月24日,

我校政教处就组织全校师生,

本着“劳动育人”的初心,

在校内开辟了“梦想实验田”,

早早将劳动实践课程提上日程。

下面就让我们,

一起去看看镜头下孩子们的“劳动之美”吧!


4月24日

     梦想农场劳动基地启动仪式,李良刚校长带来青年学生们奔向“希望的土地”,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了希望的种子。

1671545777321460.jpg  1671545800174438.jpg

        “分田到户”,让各年级的孩子们早早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在五一劳动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在“责任田”里撸起袖子干起来,通过身体力行来感受“劳动最光荣”,体验着劳动带来的幸福和充实!


1671545873109156.jpg  1671545917198673.jpg

5.8母亲节

     埋肥挖垄播种,书生气十足的孩子们一旦来到了田间地头,做起农活来也是有模有样,动作十分娴熟!播下的希望种子,也成为了孩子们对待生命新的期待。


1671546011160796.jpg  1671546051153251.jpg

     梦想实验田的建成为学生的校内实践提供了平台,孩子们可以在校内动手种植蔬菜、花生、红薯、大豆、芋头、水果等农作物,经历翻土、平整、播种、浇水、除草、施肥等成长期,陪伴农作物从种子到发芽、生长到收获的全成长历程,感知二十四节气与农作物的关系,感受传统农耕文化。梦想实验田承载着孩子们梦想的种子,春华秋实,让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实践,掌握的劳动技能。


1671546096134973.jpg  1671546147191082.jpg

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如今,我校正积极探索建立特色劳动课程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纪实评价,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作用,不断提升我校学生劳动育人水平。


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抓手。我校将劳动教育摆在“五育并举”的重要位置,将劳动教育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课本”到“生活”,从“认知”到“实践”,让劳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观念、劳动兴趣,为学生成长赋能。

1671546222586476.jpg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西大附中百色分校|高中语数英学科学法指导

{"error":400,"message":"over qu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