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附中百色分校|高中政史地学科学法指导
政治学科学法指导
一、为什么学政治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这门课程与同学们息息相关,并将与同学们相伴一生。从现实需要来看,如果同学们选考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则会成为同学们高考必考的科目。即使没有选考政治,同学们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学公共必修课、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等等都与思想政治密切相关。因此,同学们务必重视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为将来的升学和工作打好基础。
二、高中政治学什么
必修课程是所有高中生都要完成的学业。其中,同学们需要在高一上学期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经济与社会的学习任务;在高一下学期完成政治与法治的学习任务;在高二上学期完成哲学与文化的学习任务。所有学生高二上学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选择性必修是选考政治的同学要完成的学业。选修课程是大学先修课程,同学们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选修。
三、高中政治怎么学
(一)重视教材,熟悉教材
对于政治科目,熟悉课本上的知识点非常重要。熟练记忆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不仅是考场上答题正确率的保障,也可以节省做题时间。在背诵教材知识时,不仅要掌握具体的知识点,也要对教材的章节标题有清晰准确的记忆。政治科目的许多主观题设问是根据课本章节标题来的,因此相关方面的记忆就是必要的。
(二)做好课前、课中、
课后工作
课前先预习,翻阅所学教材,要对目录有基本了解。了解在这本教材中将会学什么,有哪些章节,每个章节有哪些小版块,再简单浏览课本内容。
课堂中,同学们要跟随老师的讲解勾画注解。因为教材的内容比较翔实,通过勾画可以更清晰地圈出重点,分出每个问题的要点顺序。这样既方便同学们初学时理解,也方便以后复习查阅背诵。
课后,如果没有充裕的时间,同学们可以以记忆背诵为主;有充足的时间的同学可以将课本内容进行整合,将整合后的知识转换成思维导图,供自己以后复习使用。
(三)重视课外实践
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很强的时政性和实践性。同学们要想学好这门课程,除了要掌握必备知识和答题技巧外,还需要重视课外实践。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同学们应根据教材内容关注时事政治和新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时政现象,关注国家政策方针和政策措施,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储备。(政治组 黄梅娇)
历史学科学法指导
什么是历史?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从汉字的结构作了生动的诠释。历史,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用一张嘴,说出公正的话。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历史也像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他向同学们娓娓诉说着悄然逝去的岁月,赋予同学们睿智的双眸。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重视修史的传统,官方专门设史馆,组织专人编撰史书,民间史学家的记载更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这样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令无数学者痴迷。作为青年学生,怎样在历史长河中尽情遨游呢?
一、转变思路
娴熟驾驭课本
初中时,同学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是教材的内容,教材教会同学们基础知识和基本理念。但是同学们要清楚,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教材仅仅提供了沧海一粟。同学们绝对不能满足于对教材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要以此为依托,扩大知识面,熟练运用教材知识来解答更多的疑难。
敢于独立思考
初中时,很多学生习惯于做“乖孩子”,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一字不漏地去背诵和记忆,但是,很少有质疑的习惯,把“标准答案”奉为圭臬,不敢越雷池半步。到了高中课堂,老师们希望同学们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质疑、敢于思辨。由过去思考“是什么?”转变为思考“为什么?”“怎么样?”
二、拓宽获取知识的途径
首先,同学们要拓展汲取知识的途径。不能单纯依赖课本,只知道从课本获取知识。而应该从有价值的史书、与历史有关的课外资料上广泛获取知识。历史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各种文史资料浩如烟海。如果你有心,那么就一定能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在高中阶段,同学们接触到《论语》、《左传》、《史记》等史学经典,不仅使同学们了解到很多史料的来源,而且可以通过对文言文的阅读,获取与古人对话的途径。
其次,要善于用多种方式获取历史知识能力。如今同学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资讯扑面而来。同学们不应把自己当成一个垃圾信息回收站,而是要学会鉴别、搜集、整理、吸收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成长最有益的知识。好读书,读好书,拓宽视野。假期里同学们不妨读一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易中天的《帝国的惆怅》、《先秦诸子百家争鸣》、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等等······还有许多优秀历史人物传记,不仅可以让同学们了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还能让同学们获得人生上进的动力。知识面广的同学,在学习历史时总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阅读是与高尚的灵魂对话,是升华人格的有效途径,更能激发同学们探究历史奥秘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运用记忆技巧
图片记忆法
利用地图、人物肖像、漫画等等,结合图片来记忆相关知识。
谐音记忆法
如《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可以谐音为“哥(割地)赔(款)五(五口)双鞋(双方协定关税)”;《北京条约》“准天天陪酒”:准----准许华工出国;“天天”-----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陪”-----谐音“赔”,指对英法两国军费的赔款各增加到800万两白银;“酒”-----谐音“九”音,指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联想记忆法
例如:由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思想联想到西方近现代科技成就及思想;由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联想到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由明清思想家联想到西方启蒙运动等等。
数字记忆法
例如:学法国大革命 记住“三”:三个阶段、三次起义、三个派别。
四、培养阅读能力
同学们要重视阅读适量的文言材料,掌握文言文的意译法。适当积累文化常识,如《左传》中有关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言论、《史记》中有关郡县制的言论等。柳宗元的《封建论》中的言论等;扩大阅读面、有意识地阅读一些有价值的历史书籍。比如《国史概要》、《上下五千年》等。
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朗读并不是只有语文、英语等科目才能专享,历史科目的朗读也很必要。因为在朗读中,同学们能更好地熟悉历史词汇、历史语言,如同同学们学英语锻炼“语感”一样。对常见且易错的历史词汇进行朗读和默写,弄清其中的涵义,避免混用、错用。如:君主专制、君主立宪、中央集权、代议制等等。
另一方面,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也可以促进语言表达。回答问题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锻炼同学们用规范语言回答历史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应尽量动手书写历史问题的答案,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培养时间与空间观念
一是在要求同学们每学完一个章节,绘制相应的时间轴。如绘制从夏朝到清末的时间轴,理清基本的朝代顺序。绘制有个性的时间轴,在时间轴上添加有价值的历史知识点或概念。
二是要求同学们充分运用历史地图册,熟悉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甚至绘制历史地图册。例如:西周的地图、春秋战国的地图、秦朝的地图、西汉的地图。在地图册上把重要的历史大事或概念标注在地图上,运用这些地图结合所学的历史阶段知识,形成时间与空间的交集点。
“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高中阶段历史的奠基始于初入校园的第一步。在未来的高中生涯中,如果同学们勇于思“变”、乐于思考、勤于思维,那么同学们的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一定会渐入佳境,取得良好的效果。(历史组 黄潇莹)
地理学科学法指导
一、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一)背地图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门语言,想要学好地理需要背很多基础的地图,比如:世界地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大气受热过程图、热力环流图、水循环图等。在暑假期间回顾初中地理,打好基础,高中地理学习起来就会特别轻松。
(二)多看课本
每个内容的篇幅不会很多,课本内容很简洁,需要非常熟悉课本内容,课本上的例子是所有题目的基础,最为典型和重要。
(三)列思维导图
做笔记。每一节课扩展出来的内容有很多,考点也很多,需要自己做好笔记或者列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
二、高中地理考试技巧
(一)认真审题
认真看好材料上的每个字。很多答案其实就在材料里,根据材料上的内容再联系课本的知识内容。
(二)相信第一直觉,不要轻易改动
排除法,选最佳答案。还原生活情境。运用课本的术语进行回答,答案都是老师上课讲过的。(地理组 黄静)